來源: 閱讀模式
四川新聞網綿陽5月23日訊(張濤 記者 周鴻)“舒書記來了后,我麻將也少打了,孫兒也有了去的地方,家長不用擔心。”說起舒明英,綿陽市涪城區工區街道迎賓社區的居民對她贊不絕口。2013年,舒明英成為該社區的書記后,走訪居民,收集意見,建立起流動兒童之家、成立舞蹈隊,促進鄰里和諧,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好評,先后獲得“綿陽市文明城市創建先進個人”“第二屆感動涪城模范共產黨員”等榮譽。
舒明英為流動兒童輔導作業
建立“流動兒童之家” 解決171名兒童失管失教
2013年11月,初到迎賓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的舒明英在調查了解中發現,社區大型專業市場經營、經商和流動人口多,跟隨父母進城成為流動兒童有171人。由于父母忙于生計,每到下午放學后和節假日,子女無去處就來到商鋪,有的蜷縮在菜攤邊做作業,有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嬉戲打鬧,嚴重影響孩子們健康成長。
“我孫兒曾經消失了一周,最后才曉得是被其他孩子帶到別人家里去玩了。”何阿姨一家都在農貿市場經營,無暇照顧孩子。而外面人員復雜、車流量大,讓這家人十分擔心孩子的安全。
“孩子們處于失管失教狀態,帶來的不僅是安全問題,還可能讓他們以后走上歧途。”這也是舒明英擔心的問題。作為社區書記的她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多方奔走籌集物資6萬余元,在菜市場的樓上建起“流動兒童之家”,提供免費服務。
每周一到周五由社區工作人員下班后來輔導這些孩子的作業,周末則由當地的大學生來教孩子們繪畫、舞蹈、書法等。每個月為孩子們過一次集體生日;不定期組織孩子們外出參觀;積極開展環境保護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舉行愛心義賣等“文明小公民”主題活動。
舒明英成立的“流動兒童之家”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肯定。“我們在樓下做生意,孩子就在樓上做作業,我們也放心多了。”何阿姨說,等到孫女兩歲,也要送到這個地方。
發動群眾工作 32名老人當上“和事老”
迎賓社區轄區內有3000余名下崗失業工人,1300多家商戶,流動人口占了社區人口的三分之一。面對人員復雜,流動人口大燈一系列問題,初來的社區書記舒明英決定先走訪了解民情,再制定措施解決。
“我和社區工作人員走訪了一個月,收集到了138條信息。”針對社區破產改制家屬區下水道年久失修、一到雨季臟水橫流的現狀,舒明英籌集資金3萬余元,全面完成3個家屬區下水更換工程。面對社區因病或家庭突發事件導致困難的居民,舒明英帶頭捐助,并向社會爭取支持。僅2015年就籌措幫貧扶困資金9萬多元,使62位居民得到及時救助和幫扶。
轄區內有不少的老人,有的還是黨員。舒明英看到了老人在社區工作中的重要性,成立了“和事老”工作站,32名老人當上了調解員。
“這些老人在社區的威望高,也很有責任心。許多年輕人就是這些老人看著長大的。”舒明英說,有一家住戶受到樓上鄰居樓板漏水的困擾,社區多次到樓上協調,樓上的老人也答應進行維修,但是卻因為每次老人的兒子反對而一直不能落實。“和事老”劉大爺得知后,上門找到這名年輕人很快就解決了。
在老人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社區的13支志愿服務隊伍中來。以前愛打麻將的何阿姨現在是舞蹈隊的一員,到了下午,趁著“流動兒童之家”還沒有兒童到來之前,他就會到這里和隊友們練習舞蹈。“以前每天下午就是打麻將,現在就跳舞,不僅能參加演出,還能鍛煉身體。”